亲蛙的种质退化:蝌蚪的大批死亡和亲蛙的种质退化有直接的关系。
生态因素的影响:孵化中溶解氧的下降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温度也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受污染的水也会造成仔蝌蚪的死亡。
出池过晚:错过出池有利时机,往往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引起仔蝌蚪的大批死亡。
一、亲蛙的种质退化
亲蛙的种质退化,不仅会影响繁殖,还影响受精率、孵化率、蝌蚪和幼蛙的成活率。调查显示,蝌蚪的大量死亡也与亲蛙的种质退化有直接关系。
二、生态因素的影响
1、孵化中溶解氧的下降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卵子的孵化需要消耗氧气,孵化后的仔蝌蚪耗氧量较大,加上卵膜在孵化过程中分化以及随卵进入孵化池中的水草等附着物的腐败,均消耗大量氧气。据研究,当孵化池中的溶氧量降到3毫克/升以下时,仔蝌蚪会出现浮头。由于仔蝌蚪体质娇嫩,一经浮头就无法抢救,而造成死亡。
2、温度也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仔蝌蚪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水温是25-3℃。初夏繁殖的仔蝌蚪,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的温度降到20℃以下;7、8月份繁殖的仔蝌蚪,此时正值盛夏高温,白天温度常高达35℃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繁殖的仔蝌蚪常出现大批的死亡。
3、另外,受污染的水也会造成仔蝌蚪的死亡。
三、出池过晚
刚孵化的蝌蚪一般应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再捞捕出池,其确切时间应根据内在器官发育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来决定。一般孵出后6-7天就要出池,因为这时的蝌蚪已从内营养转变为外营养,急需开食,而且由于个体长大,耗氧量增加。错过出池有利时机,往往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引起仔蝌蚪的大批死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
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立场。

蝌蚪的四肢先长哪个部位,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蝌蚪在变为青蛙或蟾蜍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而蝾螈一般是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具体过程:50日龄左右,体长约4cm以上时,
2023-09-02 10:33:56

蝌蚪养殖技术,蝌蚪养殖注意事项
初期管理:孵化后三天内不要喂食,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每天更换池水。前期管理:及时补充饵料、精心饲养,避免阳光直射。中期管理:投入植
2021-01-28 10:13:33

蝌蚪吃什么东西长大?吃什么长的快?如何才能养好蝌蚪
蝌蚪主要是以藻类、嫩芽和落叶,还有孑孓、动物死尸、蚯蚓等为食的杂食性动物。蝌蚪生长的水质要保证其优质,不要让水质腐败,还需要勤换水
2021-01-27 09:41:27

蝌蚪是吃什么长大的,蝌蚪应该如何养殖
蝌蚪可以吃面包屑、水草、剩余的饭粒、蛋黄等长大,在喂食蛋黄时要注意,一定要喂熟蛋黄,蝌蚪不同生长时期喂食的东西不一样,一开始喂熟蛋
2022-03-23 15:43:38

蝌蚪是鱼类的一种吗,怎么造蝌蚪养殖池
蝌蚪不是鱼类,而是蛙科动物,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人工养殖一般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人工养殖蝌蚪在建池时要确保规范化,为生长发育提
2021-07-17 09:45:51

野生小蝌蚪吃什么,吃藻类也吃小动物的尸体
野生小蝌蚪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的嫩芽、掉落在水中的嫩草和烂叶等,大部分蝌蚪会用角质齿刮食藻类。
2023-09-06 15:48:13

蝌蚪吃什么,怎么饲养,怎么生长
大部分蝌蚪以藻类为食,但当有小动物尸体时它们也会啃食,部分没有角质齿的蝌蚪以蜉蝣生物为食,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现象。饲养
2020-06-09 18:43:43

黑色的蝌蚪长大后是什么,就是蟾蜍
黑色的蝌蚪长大后是蟾蜍,也叫蛤蟆,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国内的蟾蜍又可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
2023-05-06 14: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