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是一种氯化烟酰类杀虫剂,主要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害虫,同时对稻象甲、潜叶蝇、潜叶蛾、稻负泥虫等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以及蝼蛄、蛴螬等土壤害虫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方法一般分为浸种、叶面喷施。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吡虫啉作用

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稻象甲、黄曲条跳甲、潜叶蝇、潜叶蛾、稻负泥虫等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以及蝼蛄、蛴螬、白蚁等土壤害虫,尤其是对抗性害虫效果较好,因为吡虫啉分子靶标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既不作用于乙酰胆碱酯酶、钠通道,也不作用于氨基丁酸-氯离子通道。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吡虫啉使用方法

1、浸种

(1)小麦在播种前,每10kg种子使用60-70g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50-60g的70%吡虫啉湿拌种剂g均匀拌种或包衣。

(2)棉花在播种前,每10kg种子使用60-80g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50-70g的70%吡虫啉湿拌种剂均匀拌种或包衣,晾干后播种。

(3)花生在播种前,每15-20kg种子使用40ml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兑水100-150ml稀释,包衣处理。

(4)玉米在播种前,每5-8kg种子使用40ml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兑水100-150ml稀释,包衣处理。

(5)大豆在播种前,每4-6kg种子使用40ml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兑水20-30ml稀释,包衣处理。

(6)油菜、芝麻、菜籽在播种前,每1-1.5kg种子使用40ml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兑水10-20ml稀释,包衣处理。

(7)土豆、姜、大蒜、山药在种植前,每亩地用种使用40ml的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兑水1.5-2kg稀释,包衣处理。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2、叶面喷洒

(1)对于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叶蝉、粉虱等害虫,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30-4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15-2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10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30-45kg稀释喷雾,每隔15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2)对于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瓜果类作物上的蚜虫、粉虱、蓟马、斑潜蝇,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60-8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4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5-60kg稀释喷雾,每隔15天左右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3)对于保护地蔬菜上的白粉虱、斑潜蝇,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80-10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40-6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5-60kg稀释喷雾,每隔15天左右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4)对于小麦蚜虫,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初期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60-10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5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5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30-45kg稀释喷雾,一共用药1-2次。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5)对于水稻上的稻飞虱、叶蝉,一般在若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或分蘖期至拔节期平均每丛有虫0.5-1头时、孕穗至抽穗期平均每丛有虫10头时、灌浆乳熟期平均每丛有虫10-15头时、蜡熟期平均每丛有虫15-20头时)喷药,每亩地使用60-8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4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30-45kg稀释喷雾。

(6)对于棉花上的蚜虫、绿盲蝽,一般在虫口数量开始迅速增多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60-8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4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5-60kg稀释喷雾,每隔10-15天左右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7)对于烟草上的蚜虫,一般在蚜虫量开始较快上升时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0头时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60-8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4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5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5-60kg稀释喷雾,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8)对于甜菜上的潜叶甲虫、细胸金针虫,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亩地使用60-100ml的5%吡虫啉乳油或30-50g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5ml的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5-60kg稀释喷雾,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9)对于柑橘树上的潜叶蛾,一般在嫩叶被害率达5%时,叶面喷施5%吡虫啉乳油300-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15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

(10)对于茶树上的茶小绿叶蝉,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时,叶面喷施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

(11)对于梨树上的梨木虱,一般在若虫发生初期、未被黏液完全覆盖前,叶面喷施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

(12)对于桃、杏、李等果树上的蚜虫,一般在发芽后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15天时,叶面喷洒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

吡虫啉作用和使用方法

(13)对于枣树上的绿盲蝽,一般在发芽期至幼果期时,叶面喷洒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

(14)对于葡萄上的绿盲蝽,一般在发芽期至开花期时,叶面喷洒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一次。

(15)对于苹果树上的绣线菊蚜,一般在蚜虫开始上果为害时,叶面喷洒5%吡虫啉乳油1000-12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4000-5000倍液,每隔10-15天左右用药一次,连续用药1-2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 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立场。
吡虫啉粉剂的作用和用途

吡虫啉粉剂的作用和用途

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比如粉虱、叶蝉、蓟马、蚜虫、飞虱),同时对于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比如潜叶蛾、稻象甲、潜叶
吡虫啉2022-09-05 11:13:41
使用吡虫啉的误区,你一定要了解

使用吡虫啉的误区,你一定要了解

吡虫啉使用误区:用量越高越好、药效越快越好、随意变更用药量。吡虫啉使用注意事项:吡虫啉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使用时需远离养蜂、
吡虫啉2023-07-26 09:21:13
吡虫啉是酸性农药吗

吡虫啉是酸性农药吗

吡虫啉不是酸性农药,而是中性农药。吡虫啉在酸性以及中性环境中几乎不发生水解,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发生水解,且水解速度随着碱性增强而加
吡虫啉2022-09-15 08:12:02
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一览表

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一览表

酸性农药:包括有白砒、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钡、氟硅酸钠、乙烯利水剂、氯溴异氰尿酸、三氯溴异氰尿酸等。碱性农药:包括有石灰、砷酸铝、
吡虫啉2022-09-14 15:39:26
一克吡虫啉兑水多少斤,与有效成分含量有关

一克吡虫啉兑水多少斤,与有效成分含量有关

1g吡虫啉的兑水量与有效成分含量有关。如果是有效成分含量为25%的吡虫啉产品,一般每克可兑水3kg左右。如果是有效成分含量为10%
吡虫啉2023-04-06 08:58:30
吡虫啉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吡虫啉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作用: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比如蚜虫、蓟马、叶蝉、粉虱、飞虱等,也能防治鞘翅目、双翅目及鳞翅目的某些害虫,但无法防治线虫和红蜘蛛。
吡虫啉2022-10-14 08:50:19
吡虫啉作用机理

吡虫啉作用机理

吡虫啉进入虫体后,作用于害虫神经系统,与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破坏害虫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使害虫异常兴奋,最终害虫痉挛、麻痹而死
吡虫啉2022-09-05 11:23:07
吡虫啉的作用和防治对象,可灭杀刺吸式口器害虫

吡虫啉的作用和防治对象,可灭杀刺吸式口器害虫

作用: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具有优良的内吸性,适于用种子处
吡虫啉2023-06-17 12: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