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规律:出苗到越冬期,辅施氮素和适量和磷钾肥,加快幼苗生长,保证幼苗安全过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肥料需求量大在拔节期应该促使结实器官的发育。
施肥运筹:大麦因生育期短,冬前育苗很重要,遵守前重后轻,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原则。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纯氮8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7千克。
看苗促控:土壤质量不佳的地块,尽早追施尿素,适当追肥。
一、大麦施肥方法
1、施肥规律
大麦一生中需肥量出现两高峰,呈“V”字形——高低高的需肥规律。
(1)第1个高是在出苗到越冬期,要求有较高水平的氮素和适量和磷钾营养,才可以促使幼苗早发根、早分蘖,加快幼穗分化进程,培育壮苗越冬。越冬期间温度下降,根系吸收能力弱,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这是需肥量较少的阶段。
(2)第2高峰是在返青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形成器官较多,生长量较大,需肥数也增加。特别是从拔节到抽穗开花阶段需肥数量多,齐穗时大麦吸收的磷、钾已达,吸收的氮达92.4%。在拔节期应促使结实器官的发育,减少小穗退化,增加粒数,力争高产稳产。
2、施肥运筹
(1)大麦因生育期短,分蘖发生快,幼穗分化比小麦明显提早,故冬前壮苗对高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肥上应掌握“前重后轻,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原则。
(2)通常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纯氮8~10千克,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7~9千克,其中基肥和种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2%~80%。
(3)前期壮苗早发,返青期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巩固穗数,促壮秆大穗,后期保小穗增粒,提高单穗重。
3、看苗促控
(1)对于土质差、基肥少、播种迟、群体较小的麦田,冬前及早追施苗肥,亩施尿素7~8千克,加快分蘖速度,促进低位分蘖发生。
(2)年后早追返青肥,亩用标准氮肥7.5千克,到孕穗期再看苗补施少许氮肥作粒肥。对肥力较高,基肥用量较多,适时播种,出苗快,分蘖早,长势旺的麦田控制苗肥的施用或不施苗肥,返青后根据苗情少施或不施氮肥,可施用磷钾肥,通常亩用磷肥20千克,钾肥7~8千克。
(3)拔节后追施尿素5~7千克。为防早衰,后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二、大麦种植时间和方法
1、通常在每年8-9月份种植,但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会有所差异,像青海、西藏等地的裸大麦区则是选择在春季播种。
2、在播种前,需要挑选颗粒饱满,优良的品种,并对土地进行深翻一次。
3、种子播种不宜埋过深,否则会影响出苗的效果,一般不要超过2-3公分左右即可。
4、播种完后,要做好后期的灌溉和施肥管理工作。

啤酒大麦为何与饲用或食用大麦不同,一般需经过浸泡才能发芽

大麦的成熟时间是什么时候,什么是大麦

大麦和猫草有什么区别,猫草有什么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