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的种类按成分可划分为无机、有机、微生物杀虫剂,也可按作用或效应、毒性的高低进行划分。
按成分及来源划分:无机杀虫剂有砷酸铅、砷酸钙等,天然有机杀虫剂可分为植物性类杀虫剂和矿物性杀虫剂。
按作用或效应划分: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等,乙酰甲胺磷、敌百虫等都是常见的胃毒剂。
按其毒性的高低划分:可分为剧毒和高毒药剂、中低毒药剂。
一、杀虫剂的种类
1、按成分及来源划分
(1)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铅、砷酸钙、亚砷酸盐、氟化钠、氟硅酸钠、硫磺、磷化锌等。
(2)有机杀虫剂:天然有机杀虫剂可分为植物性类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松脂、茴蒿素、楝素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柴油乳剂、石油乳剂等)。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有有机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氮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等。
(3)微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棉铃虫颗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菜蛾颗粒体病毒、白僵菌、绿僵菌、赤座霉菌等。
2、按作用或效应划分
(1)胃毒剂:由害虫的口器吃进带有药剂的植物组织或毒饵,经害虫消化系统吸收而使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乙酰甲胺磷、敌百虫等。
(2)触杀剂:害虫接触药剂后,药剂从表皮、足、触角、气门等部位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马拉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
(3)熏蒸剂:药剂在常温下能挥发成有毒气体,或经过一定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通过害虫的气门等呼吸系统进入其体内,而使害虫中毒致死。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吸收,并传导至梢的其他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至幼苗乃至植株的各部位,其药量足以使在其中危害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甲基硫环磷等。
(5)忌避剂:药剂本身杀害虫的作用,但其所具有的特殊气味,使害虫忌避,由此达到保护 不受危害的目的。如樟脑丸。
(6)拒食剂:农药施用在 上被害虫接触或取食后,能破坏害虫正常的生理机能和消化道中消化酶的分泌,并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害虫拒取食料,使虫体逐渐饿死萎缩,不死的昆虫也会发生生理性的萎缩变态。如杀虫脒、多种萜类化合物(如印楝素)等。
(7)引诱剂:一类可以诱集各种害虫然后将其杀灭的药剂。应用较多的是由雌性昆虫释放出来的一种极微量就能引诱同种雄虫进行交配的性引诱剂。这种性引诱剂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会使害虫迷向,减少交尾、产卵和繁殖,从而减少害虫的危害。如棉铃虫性诱素、红铃虫性诱素、大螟性诱素、小菜蛾性诱素等。
(8)不育剂:当昆虫接触或吸食这种药剂后,破坏其生殖器官功能,使其失去生殖能力,造成雌性昆虫虽交配而不产卵,或产的卵不可正常孵化,即使孵化后代也不能正常生育繁殖,使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在一定范围内绝种的药剂。如替派、噻替派等。
(9)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这类药剂主要是干扰和破坏害虫的正常新陈代谢,抑制几丁质合成,致使幼虫畸形或死亡。
(10)其它:目前许多有机合成农药同时具有几种杀虫作用,例如大多数有机磷农药都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既有胃毒、触杀作用,又有一定的忌避作用。这些兼有多种杀虫作用的杀虫剂,可称为综合杀虫剂。
3、按其毒性的高低划分
(1)剧毒和高毒药剂: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甲胺磷、水胺硫磷等。
(2)中低毒药剂:如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倍流磷、杀螟硫磷、喹硫磷、哒嗪硫磷、氯唑磷、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氟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甲氰氯菊酯、氟苯脲、噻嗪酮、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烟草、茴蒿索等。
二、家用杀虫剂能杀蚜虫吗
1、家用的杀虫剂能灭杀蚜虫,但是不可直接使用,由于家用杀虫剂里面添加的药量比较多,其成分通常是除虫菊酯类药物,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会产生药害。
2、使用时,可将家用的杀虫剂喷洒在清水中(用量大约为十分之一),然后将清水用木棍搅匀,此时将清水倒入喷雾器中即可进行喷施。

农药剂药效越来越差怎么办,需掌握喷施时间和频次

有机磷农药有哪些,常见的有敌百虫、敌敌畏和毒死蜱等

果树选农药注意事项,正确选购合理使用

农药选用的“六要六不要”原则,附具体原则

使用二甲戊灵的禁忌,施药后不能重喷

哪些农药可以杀虫杀卵,附基本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如何鉴别真假农药?

怎么合理控制成本使用农药,重点是要对症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