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的广。由于黑斑蛙是以捕食害虫为食的,因此对于 是无害的。另外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身上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

田鸡养殖方法,最好在居住区域附近建蛙池

一、蛙池的建设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的大小。在蛙池的四周应该用砖墙围栏,高度应该大于1.5米,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捕食。最好在居住区域附近建蛙池,这样更方便管理。在蛙池的两端应该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来防止逃跑。蛙池的四周应该种植水草和小灌木,以便成蛙的栖息。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 。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田鸡养殖方法,最好在居住区域附近建蛙池

二、种蛙的护理

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田鸡养殖方法,最好在居住区域附近建蛙池

三、种蛙繁殖蝌蚪

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1、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2、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四、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青蛙人工养殖需要从人工采卵开始,孵化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放养600~800条蝌蚪。经过第4天开始的人工投喂,蝌蚪需要经过一周的饲养后转移到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它们的主要食物逐渐转变为红虫、水蚤、蝇蛆,同时也可以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鱼粉可以促进它们的生长。通常每万条蝌蚪需要使用15个熟鸡蛋揉碎后带水进行投喂1~2次。第5天后,饲料配方改为豆浆、麦麸、豆腐渣与米糠或鱼粉等混合,每天投喂1~2次。饲料放在饵料台上,先将粉末状饵料用水调成粘稠状后进行喂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 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立场。
田鸡适合生存的环境,其生存环境要点

田鸡适合生存的环境,其生存环境要点

蟾蜍,又称为田鸡,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并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很强。然而,为了让田鸡在你的环境中健康
田鸡2024-03-15 11:00:42
田鸡真的有寄生虫吗?怎么吃更放心

田鸡真的有寄生虫吗?怎么吃更放心

部分田鸡体内有一种叫做裂头蚴的寄生虫。裂头蚴感染人体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直接侵入人体;人进食半熟的蛙肉、蛇肉(被感染);饮用生水,或
田鸡2020-12-18 17:02:04
田鸡的高效人工养殖技术,种蛙的护理

田鸡的高效人工养殖技术,种蛙的护理

土青蛙俗称田鸡。养殖田鸡,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
田鸡2021-03-20 12:29:29
田鸡养殖技术,需定时定期换水、消毒

田鸡养殖技术,需定时定期换水、消毒

培育:田鸡冬眠苏醒后,及时喂养鲜活的饵料,确保它及时补充营养。繁殖孵化:做好田鸡的繁殖准备,将产卵池进行消毒处理,控制好产卵池水温
田鸡2020-07-07 11:51:28
田鸡的养殖方法,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殖有所不同

田鸡的养殖方法,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殖有所不同

孵化时期:必须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经饲养一周后再移入饲养池。蝌蚪时期:蝌蚪要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在下池之前要对
田鸡2021-09-13 09:52:03
田鸡要怎么养,田鸡养殖环境要求

田鸡要怎么养,田鸡养殖环境要求

田鸡学名为虎纹蛙,又名水鸡、青鸡、虾蟆等,属于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的物种。田鸡的体长一般在12厘米左右,体重介于半斤到一斤之间,
田鸡2024-02-04 11:57:5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