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会因为生长期的延长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如果气候变暖后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就会普遍缩短,对物质的积累和籽粒的产量都有负作用。而且,热资源的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和趋势
1、近40年来,中国气候出现回暖干燥总趋势,尤其是北方,除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部分地区外,东部农业区降水持续减少。如果以后气候依旧按照上述趋势继续发展,将会对中国农业产生不利影响。
2、虽然气候变化不会动摇我国粮食的自我供应能力,但增加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更高,增加了农业额外投入。
二、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研究气候变化对 产量的影响,需要建立 与气候因子相连的 生长模式。目前,评价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最常用的模型是DSSAT-CERES模型,模型所需的资料包括作物生长农艺性状参数、田间管理资料、土壤资料、遗传参数和每日天气资料。
2、但是,这些因素的未来变化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
三、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气候变暖会因为生长期的延长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如果气候变暖后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就会普遍缩短,对物质的积累和籽粒的产量都有负作用。
2、同时,热资源的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
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立场。

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变化增加了生产的不稳定性
2021-03-09 08:42:16

气候类型及特点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没有干燥季节,雷雨多、季节变化,分布在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的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
2021-03-09 0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