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农业是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山区中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

特点:小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不同类型的农业相互间杂、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产水平不高等。

发展优势:小气候多样,利于分散经营、培育特殊作物、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制约因素:土地细碎化严重、易发生地质灾害和信息流通不畅。

什么是山地农业?山地农业的特点与发展优势

一、什么是山地农业

山地农业是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山区中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山地农业区是高山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分布区。耕地空间分布呈现出:块多、面小、分布零散和存在明显的垂直带性分异等特征。

二、山地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1、小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不同类型的农业相互间杂,各自处于极其分散的状态。

2、局部范围内,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低标准的自给生活,自然经济的基础根深蒂固。

3、相对闭塞的环境,不利于生产工艺的提升,保守性极强,生产水平普遍不高。

4、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各个民族不一样的生计方式相结合,产生了不一样的经济文化类型。

三、山地农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1、小气候多样,有利于分散经营,降低风险。

2、有利于培育平地无法生产的果树、中药材等特殊作物。

3、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四、山地农业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1、土地细碎化严重,不利于现代农场化生产。

2、耕种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

3、信息流通不畅,产品供需信息、技术信息等流通缓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 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立场。
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有哪些

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有哪些

生态农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
山地农业2021-04-02 16:25:41
Baidu
map